编辑注 近日,我国提交的“春节——中华民众庆祝古老新年的集体活动”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即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节日日益临近,人们购买年货的兴致愈发浓厚,年货市场持续火爆,中国特有的春节传统和消费活力,不仅向世界传递了浓浓的节日气息,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文化和消费的新浪潮。从今天起,这份报纸将启动“节日商品市场新动向”专题系列,编辑们将与读者一同体验这个重要节日的延续与革新,共同发掘各地商品市场的特色与趋势,深入分析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深层原因与有利条件。
最近,网上出现一条报道,说德国某家商店深夜排起长龙,争相购买迎接新年的鞭炮。这些鞭炮大部分是湖南浏阳产的。“2024年,浏阳市向德国出口的鞭炮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将近两成。”浏阳市烟花炮竹行业协会出口分会负责人文光辉透露。
湖南浏阳被称为“中国烟花之乡”,完整覆盖了烟花的研发、制造、销售、运输等所有环节,其烟花产业体量在国内名列前茅。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浏阳烟花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十分抢手的节庆用品。
技术驱动 探索“烟花+文旅”
谁也未曾料到,那个曾被视为可能令烟花行业没落的重要竞争者无人机,多年后却在浏阳转而成为烟花行业的紧密伙伴。
蔚德,你制作的花炮是最为精彩的,妈妈都看到了。前些日子,在浏阳举办的一场烟花表演中,庆德烟花创始人黄蔚德的母亲出现在舞台的LED显示屏上。那个由人工智能制作的影像里,她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双臂将长相年轻化的黄蔚德搂在怀中。
与画面相映成趣的,是台顶的夜幕上,由无人机“描”出的硕大同心环里,点点由焰火凝结的“泪珠”正慢慢“垂”下。
这场以“天空之门”为名的烟花表演,综合了智能科技、飞行器等先进手段,并融入了黄蔚德和他母亲之间的动人情节。科技与情感的碰撞,不仅促成了这次展示,更使得浏阳的烟花盛况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浏阳每逢周末必有的烟花展演,诸如“天空之门”之类的节目颇为常见。近些年,当地积极尝试将烟花艺术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路径,成功策划出一种令企业及行政单位双方获益匪浅的周末烟花活动。
对于公司而言,这相当于一个实践基地。通过在烟火秀中结合激光技术,并且运用无人飞行器和立体影像等尖端科技手段,公司不仅拓展了烟火艺术的呈现手法,还增强了自身的创新构思和节目制作水平。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种突破常规的烟花表演正持续为浏阳的旅游文化产业注入大量游客, 2023年2月至今, 浏阳市已经组织了91场不同主题的创意烟花活动, 这些活动总共接待了超过500万的游客, 带来的消费总额达到了150亿元, 显著促进了本地夜间市场的繁荣发展。
此外,浏阳还大力举办花炮文化节、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等丰富多样的烟花主题文化旅游活动,持续激活“焰火经济”。同时,通过举办烟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浏阳市也在不断探索烟花爆竹的新规范、新机遇,积极推动烟花爆竹与其他行业的深度整合。
政策扶持 打造“世界花炮之都”
浏阳烟花的提质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产业的持续扶持。为促进烟花这一地方特色产业持续进步,近些年,浏阳市委、市政府不仅规划了《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蓝图》《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优质安全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和《浏阳市建设“世界花炮之都”十项奖励措施》等政策,每年还调配1亿元的资金支持。
湖南省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综合部职员谭云湖向科技日报相关人士表示,在推动烟花行业进行革新换代期间,浏阳市重点实施制造设备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已建立二十条机械自动化样板生产线,协助该市四十三家焰火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另外,浏阳市创办了湖南省浏阳烟花科学研究院,同时设立了十二处试验站点,汇聚精锐力量,致力于研发微烟、微尘烟花等新型材料,推进烟花行业的基础性探索和核心技术攻关,从而有效攻克烟花爆竹领域的技术瓶颈。
浏阳市委、市政府还努力促成岳阳城陵矶新港危化品集装箱堆场完工并投入使用,增强了港口危险品集装箱的操作和存储功能,同时与长沙海关沟通,恢复了出口烟花爆竹在异地拼柜时的监装服务,减少了出口烟花爆竹的运输费用,为浏阳烟花开辟了更宽广的出口途径。现在,浏阳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焰火输出地,其输出量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产品销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一百多个国家跟地区。